服务中心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催眠与抑郁症的治疗

   抑郁状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,情绪低落,兴趣减退,是抑郁的核心表现。

   而当抑郁状态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,或者持续时间超过两周,就达到的抑郁症医学诊断标准。

   有些数据的统计抑郁症在普通人群的发病比例是15%,有些是5%。

   在我的催眠工作中,几乎所有的来访者朋友,都会有或轻或重的抑郁表现。而以抑郁症治疗为目标的来访者朋友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。

   通常受抑郁影响的来访者,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,兴趣减退,思维缓慢,身体疲乏,睡眠障碍,易激惹,焦虑,自卑敏感等等。

   在美式催眠中,这类来访者通常表现为高情绪型。

   内心情感长时间处于低迷的状态,负面情绪累积;但是对身体的觉知很差。

   常常的表现是:“老师,我感觉不到我的手臂,更感觉不到你说的“像羽毛一样轻”的感觉。”

   这是一种身体和大脑分离的现象。

   在催眠流程的过程中,我们每一次做的事情都会让大脑和身体建立联系,促进身心统一。

   而每一次的身心联接,都会遇到来自于潜意识的情绪,这些长期积累的情绪或者创伤性事件的负面能量。往往是导致抑郁症状发作的根源。

   刘女士,30岁,结婚四年,婚前性格外向,活泼,自信乐观,婚后婆媳关系一直紧张,受婆婆刁难,无处诉说,内心压抑,性格逐渐转变。两年前,与丈夫争吵后出现抑郁症状。

   自诉:近两年的失眠早醒,易怒,常常莫名烦躁、哭泣,不愿意与人交往,不愿意出门,不愿意活动,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。

   以调整情绪为目标来工作室求助催眠治疗。

   暗示感受性测试:

   手指分开:均无反应,

   手臂升降:右手微降,左手无反应

   三个生理反应:不明显

   问卷:呈高情绪型68%,

   首次手臂抬起用时40分钟,对间接暗示稍敏感;

   渐进式放松:无明显体会。

   在催眠引导过程中,催眠师多次观察到,个案出现明显表情变化:皱眉,手臂颤抖,流泪。经过询问,想起婆婆在日常生活的故意刁难,辱骂,无端指责。内心充满愤怒和委屈。

   
   进过催眠师的引导化解,个案爆发大声的哭泣,随着哭声和眼泪,内心情绪逐步宣泄。

   前三次,个案均表示:没有特别大的体会,没有特别大的感受,甚至好像没有进入催眠状态。

   经过沟通告知:催眠状态是大脑清醒,身体像睡着了一样的“半梦半醒”的状态。 但是情绪型的人对身体的联接和感知很差,催眠表象不明显。

   建议:坚持继续,给大脑和身体充分的改变时间。

  第七次催眠,渐进式放松过程中:个案表述:’谢老师,我感觉到我的身体了,我感到很放松,后背发热。”

  通过为期一个月,十次的催眠调整。

  达到初访时所有目标:失眠明显改善,情绪提升,人际交往改善,工作效率提高。

  暗示感受性呈情绪型53%,对间接暗示直接暗示均有良好反应。

  两年后回访无复发

 

 

 

注:个案信息来自真实案例改编。

    本文是谢东震老师原创,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
图片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杭州佑文催眠工作室